时事要闻

首页 > 时事要闻 > 税务要闻

税务要闻
SICHUANG JINGCAIXING

GDP增速下降,调控效果如何?
来源:本站作者:admin时间:2012年04月20日

GDP增速下降,调控效果如何?

2012-04-20 08:39:00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

   对话背景
    4月13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7995亿元,同比增长8.1%;公共财政收入29976.25亿元,同比增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降。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738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同比名义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盛来运称,今年定的目标是增速7.5%,因此无论从自身目标还是从世界范围看都是比较高的增速。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了适度较快增长。
    主动调控GDP效果如何?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滞胀?收入增长为何与感觉不一?就这些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盛来运给出了答案。
    经济增速
    增长速度回落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
    问:
    除了国内外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以外,中国政府具体实施了哪些主动调控政策GDP,主要目的和效果如何?
    盛来运: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除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需求增长放缓的因素以外,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从主动调控这个层面来讲,无论是从投资政策还是消费政策方面都可以列举很多,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一是房地产调控,为了避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像日本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的泡沫化,我们加大了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从房地产调控目前情况来看,应该说正在取得积极成效。这个月18日我们将发布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从1、2月份发布的房价数据来看,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控制房地产的泡沫化当然会影响有关投资,甚至与住房相关的消费,进而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调控的目的就是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
    从消费这个层面来讲,原来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到去年年底到期,家电下乡的政策在某些省来讲已经逐步退出,去年的购置税减半,包括汽车的购置在有些城市受到了限制,这些对消费的波动会产生一些影响。 从刚才发布的零售额数据情况看,汽车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一季度是11%,比去年4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有关家具和建材增速回落的大一点,这些都是主动调控的影响。主动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适度合理的运行区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有利于中国经济将来可持续的发展。
    问:
    您如何看待再平衡经济的发展?您说我们的结构调整已经加快,究竟加快到何种程度了?
    盛来运:
    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回落的态势,但是缓中趋稳,这是想强调的一点。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国际环境变化导致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因素,也有前期刺激消费,包括方向调控有关的政策,特别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推出以后主动调控的结果。
    同时也有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以后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30多年平均将近两位数的增长,前期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从供求关系上,从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来讲有一些影响在显现。中国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可持续、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资源消耗方面,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的靠资源消耗,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投入来支撑经济,发展经济的做法。我们要加大技术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追求一种新平衡。
    居民收入
    感觉与数据之间的偏差跟收入分布有关
    问:
    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快是有利的因素之一,对比今天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季度的GDP和其他一些经济指标都是下行,GDP的增速是8.1%,城镇居民收入扣除价格之后增长达到9.8%,这种背离怎么解释?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关于居民收入的增加,有些老百姓觉得收入没有那么高,这个数会不会是被高估了呢?
    盛来运:
    从一季度来讲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季度出现了增速回落,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而且一季度增长速度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都比去年要快,这是个好现象,也是我们乐意见到的一种局面。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回落,但还是处在适度较快增长的区间,经济还是在稳定增长,这为收入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年国家非常重视居民收入的增长,并且出台了具体措施来支持居民收入增长,所以才有这样好的局面。
    就城镇居民收入来讲,2011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不少增加工资、提高收入标准这方面的措施。去年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提高了最低收入标准,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规范了津补贴,这样就会促进工资收入的增长,工资收入增长的许多政策是在去年一季度出的,它对今年一季度还有一个滞后的影响,就像理解价格的翘尾因素一样。
    去年还提高了居民个人所得税征收的起征点,这也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对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来讲,去年11月份出台了一个政策,要提高计税的起征点,除了原来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减半征收延迟到2015年以外,2011年11月份出台了专门针对个体工商户缴税起征点的政策,原来是5000元营业额就要征税,提高到20000元以上,60%以上的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得到了减免,这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继续提高,外出务工的人数也在继续增加,农民来自工资方面的收入在增长。
    数据上显示,一季度外出农民工的人数同比增长3.4%,月收入增长16.6%,所以农民来自于工资方面的名义收入增长17.5%。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部分农产品价格还在上涨,这有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去年以来对农村的转移性收入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提高扶贫标准,加快推进新农合,这样有利于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增加,去年一季度转移性收入增长25.6%,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虽然说转移性收入水平不高,人均只有200多块钱,但是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我们也对比了相关部门的行政记录,发现数据的增长是匹配的,像银行一季度新增个人存款同比增长16%,跟居民的名义增长速度基本上是比较吻合的,不存在居民增长收入高估的问题。
    为什么说跟大家的感觉不一致,这可能跟收入的分布有关。从统计角度来解释,大多数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数,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偏态分布。为了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发布了去年城乡居民收入的中位数,今年一季度我们继续发布了中位数,中位数低于平均数。中位数是按收入的由低到高排队,处于中间位置的收入是中位数。如果中位数低于平均数的话,就是说有超过50%以上居民的收入低于平均收入,大家感觉自己的收入水平不比平均数高。
    最后再强调一下,尽管一季度居民的收入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农产品价格不可能老是按照前两年的速度涨,农民工的工资率也不可能按照近几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如何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保持适度较快增长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
    物价水平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
    问:
    CPI的抬头和GDP的回落超过人们的预期,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说,中国经济可能会进入滞胀的时代,滞胀是不是2012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盛来运:
    如果我们把一季度的GDP增长8.1%,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8%,这两个数放在一起哪个专家都很难得出滞胀,现在是既不存在滞也不存在涨。从中国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经济保持适度较快增长的可能性是比较确定的。
    关于物价问题,3月份CPI确实出现了回升,环比上涨0.2%,同比达到3.6%,但是从全年来看,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还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一是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缓解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有利于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二是我们现在还是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刚发的数据显示通胀外在的货币条件得到一定控制。三是粮食八年丰收,主要农产品的供应比较充足。四是国家绝大多数工业品还是供应充分,供过于求,3月份的PPI同比下降0.3%,对CPI传导的压力有所减轻。
    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来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但是对物价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些基本因素,特别是成本的推动和输入性通胀推动没有根本消除,有些压力还比较大,我们要对后期物价的上涨仍然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