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美元兑6.828元人民币。其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攀升。至今年1月上旬,1美元约兑6.3元人民币,并开始在这个价位上下横行。
在那20多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约升值8.5%。
短期内窄幅上落
近日,人民币汇率的14天平均动向指数不断下滑。也就是说,纵然官方放宽了人民币的波幅,但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方向性却渐渐地变得不那么明确。
从基本面来分析,预期人民币汇率会在短期内窄幅上落,中期平稳,长期则依然向好。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影响汇率则主要依赖国内的政局稳定以及有利的国际收支状况。
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美国全面复苏还需假以时日;日本经济疲惫;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更是一波三折。发达的美日欧等诸国又都是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出口放缓,入口却相对增加,今年2月出现了近几年少见的单月贸易逆差。而中国政府对物业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政府锐意经济转型却又始于足下。而近期增长放缓对经济影响是好坏参半的,惟对汇率却还是有负面影响。
但由于人民币近年不断攀升,投资者对其持续的升势依然憧憬。因此,投资需求与基本因素会在短期内背道而驰。
但当人们逐渐接受这种局面后,过度乐观的情绪将会冷却下来;汇率的波幅也会逐渐收窄,或许就会在目前的水平横行一段时间。
中国经济还在增长,出口依然强劲。在这样的形势不,人民币是不会贬值的,汇率充其量也就只会横行。而政府的政策却可以决定了这段横行时间的长短。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持续数月乃至一年或以上,就如同2008年中至2010年中旬那样。
近期,中国央行反复下调人民币准备金率。纵然,近日沪深股市对“调准”的反应平平。但无疑此举可解除资金压力,活化经济活动。“调准”与减息对汇率的影响是不同的。根据利息平衡的观点,减息可以拉低人民币汇率。而“调准”释放出来的资金却可对冲投机热钱的外流。
当前,中国政府对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政策工具也比以前多样化,相关效应也会在市场上逐步呈现。
对于人民币存户来说,现在除了注意风险和存款条款外,也应关注存款的利息水平,因为你并不一定可以从短期的人民币升值来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