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同时也带来了总额约2.4亿元人民币的承诺。
温家宝20日下午在里约+20峰会全会讲话时宣布,中国将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信托基金捐款600万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项目和活动。中国也将安排2亿元人民币开展为期三年的国际合作,帮助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
温家宝做出的承诺还包括:中国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培训加强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等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向有关国家援助自动气象观测站、高空观测雷达站设施和森林保护设备;基于各国开展的地方试点经验,建设地方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全球科技合作网络。
这是里约+20大会为期三天的峰会阶段的第一天。未来两天内,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将宣布采纳此前大会谈判通过的宣言文件。20日,针对文件的各种批评声音不断,包括语言含糊、缺乏具体路线图等。在此背景下,中国这些具体的承诺显得掷地有声。
这些承诺显示了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有意扮演的领导性作用。在发达国家发展援助承诺落空的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成果文件中也强调,南南合作不是南北合作的替代,而是补充。
本次里约+20大会中,中国一直与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站在同一战线。“我们三国(巴西、中国、印度)的合作超级紧密(incredibly close)。”巴西外交部次长、首席谈判代表费格雷多Luiz Alberto Figueiredo告诉财新记者,这与发达国家立场的分裂形成鲜明对比,“欧盟、美国、加拿大各有各的主张。”
欧洲国家在谈判中要求走得更远。法国总统奥朗德20日在里约讲话时毫不客气地指出对成果文件的两个失望:一是未能建立一个专事环境政策的联合国机构,二是融资机制未有突破。他强烈主张金融交易税等,并称还将在6月底的欧盟峰会上继续推动这一主张。代表欧盟参加峰会的气候行动专员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也在推特上说“采纳文件的时候没人高兴,这就很说明问题”。
而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则没有欧盟这样积极。对于能源补贴等问题上,美国、加拿大也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
20日下午的媒体吹风会上,当有记者问道欧盟对文件“缺乏雄心”的批评时,巴西官员则反戈一击。“人不能一方面要求行动上要有雄心,又不对资金表现出雄心。那些要求行动有雄心但又不把钱拿出来放到桌上的人,往轻里说也是心口不一,这是往轻里说。”首席谈判代表费格雷多说。对欧盟不愿出资的反讽十分明显。
“发达国家的资源分配有很多问题,对于实现1992年做出的承诺。这些矛盾的地方要揭示出来。”巴西环境部长特谢拉(Izabella Teixeira)也说。
作为发展中国家间团结的另一表现,温家宝也在里约+20峰会的边会上与印度总理辛格进行了双边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