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至2011年,5年来深圳CPI年平均上涨3.5%。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发布的《十七大以来深圳CPI回顾》分析中获悉,5年来,深圳市CPI变化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上涨特点,构成CPI的八大类价格涨幅升多降少,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分析指出,从八大类价格来看,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食品价格涨幅更是达到13.5%。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平均上涨13.4%,涨幅居各类食品价格之首。受全球粮价上涨和供求影响,粮食价格平均上涨10.0%。由于受气候影响较大,鲜菜价格波动较大,平均上涨6.4%。如果以2006年为基期看,5年来主要食品价格涨幅更为明显。
此外,5年来,居住类价格平均涨幅为2.3%,已成为了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受居住条件改善需求的影响,建房及装修材料平均上涨0.8%;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多次上涨和资源类商品价格的改革,水、电、燃料价格多次进行调整,平均上涨2.4%。同时深圳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住房需求大,房价居高直接拉动了租金价格的上涨,租房价格平均上涨了4.2%,其中2011年同比上涨了5.8%。
不过,工业消费品类价格涨幅较小,对CPI影响有限。统计人士分析认为,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胀压力等众多不利因素下,深圳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宏观政策,消费价格与全国走势一样,虽有波动,但在可控范围内,市场价格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