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税务系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税收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年来,税收立法不断完备,税制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定型;纳税服务更加优质便捷,纳税人获得感明显增强;税收征管日益科学严密,信息化给税收工作插上“金色的翅膀”;税收共治水平逐步提升,协税护税成为社会共识;税务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打造税务铁军攻坚克难……
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今日起,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专栏,讲述5年来各项税收工作的新变化、新成就。
7月6日,宁波鄞州鑫磊标准件厂会计任盈在办公室打开手机APP,填好资料,点击提交,1分钟就完成了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请。“营改增后,厂里开票量剧增。多亏有了手机APP,不然像5年前那样取号排队开票,我就没时间干其他活儿了。”任盈说。
至今,任盈仍对5年前排队开票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时候,代开一张专票,要跑办税服务厅,经历取号、排队、填表和开票等流程,来回一趟少说也得2个小时。”
从2小时到1分钟,看似只是时间上的缩短,但它彰显出我国税收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步伐。
2013年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目标。此后,各地税务机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互联网+”与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和风险管理相结合,打造出税务微信平台、移动办税APP等手机办税平台,将纳税申报、发票代开、税费缴纳和预约办税等业务“落户”手机,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税。
如今,无论在东部沿海还是中部平原,手机已经成为纳税人办理税收业务的重要工具。
在广东,超过800万用户使用微信办税,业务量超4000万笔。在安徽,20%的自然人通过手机APP完成12万元个税申报。在厦门,纳税人通过微信平台就能办理零申报业务。在北京、深圳和福建,纳税人用手机能开具增值税发票。在湖北、安徽和河南,纳税人可以通过微信缴纳车购税。在青海、甘肃和广西,办税人员可以用手机预约办税……
“现在我再也不用顶着大太阳去排队取票了。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提交申请,然后利用晚饭后散步的时间,到家附近的自助办税机上,就能拿到发票。”任盈感叹道。
5年时间,从往返办税服务厅到动动手指,背后是税务人不断探索的足迹。
2012年3月1日,全国首个实名认证的省级税务机关微博——北京地税在新浪微博开通,税务人在新媒体领域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2014年4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为税收宣传开辟了新的阵地。随后,税务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税务机关微博、微信的“微矩阵”初现规模。截至今年6月底,几乎所有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发布消息,解读税法。微信已经成为税收宣传的重要阵地。
自2015年开始,税务机关尝试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并陆续推出了预约办税、查询服务等功能。由于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微信端口的约束,税务机关渐渐将目光转向手机APP。
“现在,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已经成为手机办税的两个重要平台。”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公众平台主要负责税法解读等宣传工作,兼顾提供一些简单服务。手机APP则能提供更加复杂、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办税服务。
税务机关的探索并没有就此止步。如今,各地税务机关正在努力将更多办税功能“搬迁”至手机。未来,手机会越来越“忙”,但纳税人办税将会更省时、更省力。